相關文章
丙酮丁醇梭菌一種屬于梭菌屬的革蘭氏染色陽性、細胞呈梭狀、能產生丙酮和丁醇等溶劑的厭氧芽孢桿菌,是專性厭氧菌,不含SOD酶和過氧化物酶。細胞大小0.6~0.9μm×2.4~4.7μm,常含細菌淀粉粒。以周生鞭毛運動。芽孢卵圓形,次端生。表面菌落圓形、凸起,直徑 3~5mm,邊緣不規則,色灰白,半透明,表面有光澤。
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.又譯產孢梭菌,能夠產生孢子,革蘭氏染色陽性,以周生鞭毛運動,嚴格厭氧的梭菌。細胞大小(0.3~0.4)μm×(1.4~6.6)μm。芽孢卵圓形、次端生。在固體培養基上菌落直徑2~6mm,中部突起,白色至淡黃色,邊緣假根狀,半透明,表面無光澤。能分解蛋白質和糖類。發酵葡萄糖和麥芽糖,產丁酸和少量乙酸等。存在于土壤、傷口和腸道內。
科氏梭菌Clostridium kluyveri.菌落乳白色、近圓形、邊微波狀,2.53.5mm,細胞桿狀、稍彎、單個、成對或成短鏈狀,周生鞭毛運動,G+,產芽孢,孢子卵圓,微堿,有機化能,厭氧,產己酸。
蠟樣芽胞桿菌桿狀,圓形,菌落直徑2.5mm,隆起,表面光滑,邊緣整齊,半透明,奶油狀,淺黃色,革蘭氏染色陽性,氧化酶陽性,接觸酶陽性,淀粉酶試驗陰性,明膠液化試驗陽性,葡萄糖氧化發酵試驗為氧化型,不產生硫化氫,硫酸鹽還原試驗陰性,產生水溶性綠色色素。
肉色諾卡氏菌菌落由疏松菌絲構成。8株菌中的2株: ATCC 6847和IMRU 3809,氣絲斷裂為分生孢子。在甘油瓊脂上的生長物涂片顯示類球菌、桿菌和絲狀體。 8株菌中的2株抗酸。 生理上很象星狀諾卡氏菌N.asteroides。 85—1 00%肉色諾卡氏-菌抗溶菌酶和利福平。